野生动物

马来西亚野生动物贩子利用暗网和无人机走私珍稀野生动物及制品

在全球范围内,野生动植物贸易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监管,但野生动植物物种正在暗网上秘密买卖。早在2023年,”暗网下/AWX“曾报道从2014年至2020年间,暗网情报研究人员在暗网市场上发现了3000多个销售野生动物的广告。 近期,马来西亚联邦警察的一位消息人士称,马来西亚的野生动物贩运集团正在通过使用无人机、暗网平台和现代武器来加强其走私活动,以逃避侦查,避免被警方发现。 马来西亚内部安全和公共秩序部下属野生动物犯罪局/特别调查情报局(WCB/PSK)的消息人士表示,这些团体秘密跨境活动,尽管行动仍在继续,但执法却变得更加困难。 “这些犯罪集团的组织性越来越强,技术也越来越精湛。“ 他说,调查显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物种正在通过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和Tele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出售,并使用“稀有物品”或“特殊物品”等暗语来逃避检测。 他说:“交易通常使用虚假账户进行,这使得追踪资金流向和识别犯罪分子变得十分困难。” 该犯罪集团还将穿山甲鳞片、龟蛋和外来物种等野生动物制品藏匿在申报为普通货物的快递包裹中,进行走私。 消息人士称,迄今为止查获的最大一起案件涉及一张完整的马来虎皮,被制成一件装饰性奖杯,估计价值10万令吉(约17万人民币)。 他表示说:“虎皮、穿山甲鳞片、象牙和珍稀动物在黑市上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在国外,它们被用作传统医药、奢侈品和地位象征。” 由于这种需求,马来西亚已成为野生动物贩运的中转站,而一些当地人将偷猎视为收入来源的贫困也加剧了这种需求。 该消息人士称:“资源有限、森林面积广阔以及物种保护意识缺乏,阻碍了执法。” 他说,犯罪集团以小规模团体形式活动,并利用当局最薄弱的热点地区。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表示:“虽然野生动物在暗网上被广泛交易,但它们主要被用作毒品和药品,而不是用于其他相关的走私贩运犯罪,例如活体珍奇宠物。” 尽管在马来西亚,《2010年野生动物保护法》(第716号法案)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法案已经到位,但执法的有效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他说:“如果执法不一致且缺乏预防因素,现有的惩罚措施将无法震慑犯罪分子。” 虽然没有对警察进行直接威胁,但消息人士警告说,大多数偷猎者都持有武器,而且在行动中,警察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威胁,执法机构通过 Op Bersepadu Khazanah(OBK)加强了联合行动,并与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部(Perhilitan)、海关部门、沙巴野生动物部门和砂拉越森林公司合作。 政府还加大了处罚力度,严重违法者最高可被判处15年监禁,罚款最高可达100万令吉。 该调查局还与国际刑警组织及其他外国机构合作,追踪暗网并捣毁国际野生动物走私集团。同时,执法部门正针对涉嫌储存或出售受保护物种的异国食品店、黑市和餐馆。 一项公众意识宣传活动正在通过社交媒体开展,包括WCB/PSK的官方TikTok账户,鼓励公众向警方或Perhilitan热线举报任何可疑活动。 “绝不会妥协。任何被发现推广或参与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人都将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反洗钱法》(Amla)和《通信和多媒体法》接受调查。”消息人士说。 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WCB/PSK提议组建一个跨机构行动小组,在联合领导下同步执法,并确保所有行动都受到适当的制衡监督。

可爱的蟾蜍和神奇的蘑菇:在暗网上交易的野生动物会让你兴奋

互联网让人们更容易买卖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从兰花、仙人掌和真菌到数以千计的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以及昆虫、珊瑚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但是,除了合法的野生动物贸易之外,还有一些在黑暗的买卖勾当——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濒临灭绝的鸟类,在野外所剩无几。被射杀的犀牛,牛角锯掉了。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一种祸害,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威胁到全球的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最新的研究中,学者们探索了暗网——一个特意在搜索引擎视线之外设置的互联网秘密部分。大多数人将暗网与非法毒品市场联系在一起。学者们想看看那里出售的是什么类型的野生动物。 结果?在51个暗网市场中,学者们发现有153个生物物种在被出售。这些几乎完全是具有精神作用的植物和真菌,表明它们是众所周知的暗网毒品交易的一部分。只有少数的暗网广告提供脊椎动物,例如臭名昭​​著的科罗拉多河蟾蜍,它面临着偷猎的危险,因为它的皮肤会分泌精神活性毒素作为防御。 为什么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商不使用暗网?主要是因为非法交易的动物和动物器官的交易并不需要隐蔽——它在公开的互联网上到处可见。例如,在2019年杀死一名Mullumbimby妇女的仪式中使用的青蛙毒素kambo仍在公开销售。 在暗网上出售的是什么? 2014年至2020年间,学者们在暗网市场上发现了3000多个销售野生动物物种的广告。学者们在这些市场上搜索了与野生动物贸易和物种名称相关的关键词。 出售的是什么?在学者们发现的153种物种中,学者们证实了68种含有精神活性化学物质。 最常交易的物种是南美树含羞草(Mimosa tenuiflora),俗称jurema preta,其树皮含有极强的致幻剂DMT。植物构成了所售物种的大部分,其中许多来自中美洲和南美洲。 学者们还发现了19种被出售的裸盖菇属(Psilocybe)真菌。 许多物种因其所谓的医疗特性而被出售,还有少数物种被出售后用于服装、装饰或宠物。 学者们在暗网上发现的许多动物都有被非法交易的悠久历史,例如活的非洲灰鹦鹉,以及象牙、犀牛角以及老虎和狮子的牙齿和皮毛。 学者们还发现了少量不太常见的野生动物,包括歌利亚甲虫、中国金蝎子和日本海参。 非法野生动物贸易难以制止 在全球范围内,野生动植物贸易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监管。但受监管的市场只是整个市场的一小部分。到目前为止,CITES保护的贸易物种还不到交易量的5%。根据一些估计,活体贸易的物种数量至少是受管制贸易的三倍。 迄今为止,几乎没有有效的抑制措施来阻止贩运者在网上出售非法野生动物。对被定罪的野生动物贩运者的惩罚并不有效,澳大利亚的贩运者即使在被捕后仍继续收获动物。 打击网上贩运野生动物的力度正在加大。最近一项积极的举措是成立终止野生动物网络贩运联盟,这是一个由动物非政府组织与Facebook、阿里巴巴和eBay等网络平台之间的合作组织,旨在根除在线贩运。 虽然打击非法的公开网络贸易是至关重要的,但此处的打击行动更有可能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出现在暗网上。 人们可以做什么? 澳大利亚和所有其他已签署CITES的国家有责任跟踪基于互联网的野生动物贸易。在最近的CITES会议上,通过了跟踪和报告所有互联网交易(包括暗网交易)的决议,以加强对网上贩运野生动物的监控和执法。 一个绊脚石是网上交易的合法性,这取决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以及销售是否实际发生等因素。 为了阻止贩卖石首蜥蜴和红尾黑凤头鹦鹉等澳大利亚标志性物种,这里的政府必须监控在网上买卖的本地物种,以及贩运到澳大利亚和通过澳大利亚贩运的物种。 自2019年以来,学者们一直在监测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贸易,从80多个网站和论坛中提取数据。 像这样的数据集对于监控和打击互联网促成的野生动物犯罪至关重要,因为它继续增长——特别是如果执法部门将贩运者赶到互联网上更难进入的部分,如暗网。